| 别名 | 狮尾草、蓬莱蕉、龟背竹、羽叶藤、过山标、上树百足、上树蜈蚣、篷莱蕉、万丈深、青竹标、蛇包谷、大塔旗、爬墙风、搭壁麒麟、英雄草、攀地蜈蚣、牛膝、大望、麒麟尾、 |
| 出处 | 《岭南采药录》 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 |
| 味 | 淡、苦、微涩、微辛、 |
| 归经 | 肝、肺、 |
| 功效 | 活血散瘀、凉血、清肝、清热凉血、清热利湿、消肿止痛、消肿解毒、解毒消肿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痰火瘰疬:麒麟尾和猪精肉煮汤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②治鼻血:麒麟尾,水煎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①治痰火瘰疬:麒麟尾和猪精肉煮汤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②治鼻血:麒麟尾,水煎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炖肉服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 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30-60g;或炖肉服。外用:适量。煎水洗;或捣敷;或研粉撒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