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批麻草、小黎芦、小天蒜、细毒蒜、牛挣药、绿葱、小毒蒜、披麻草、小棕包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根呈细条状,下部渐细,有的略弯曲,长8-15cm,直径0.2-0.6mm。表面黑褐色,粗糙,根头都有细密的横皱纹,下端多纵皱纹。质轻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中心有淡黄色的中柱。气微,味苦,粉末有强烈的催嚏性。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表皮细胞2-3列,外壁稍厚,呈多角形,皮层宽广,外皮层细胞排列整齐,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,并含淀粉粒,内皮层明显,内壁及侧壁增厚。木质部束9-10。呈放射状,韧皮部位于木质部外侧与其相向排列。中央髓部较小。 粉末特征 灰白色。根被细胞多角形,垂周壁呈螺旋状弯曲。内皮层细胞表面观呈长方形,壁稍厚,垂周壁呈细波浪状弯曲。草酸钙针晶较多,散在或成束存在于薄壁细胞中,长35-91μm。淀粉粒单粒圆球形、椭圆形、半圆形、圆多角形,直径5-40μm,脐点十字状,裂缝状、点状;复粒由2-4个单粒组成。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24-74μm。 |
炮制 | |
性 | 毒、寒、 |
味 | 辛、微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杀虫、止血、催吐、利水、敛疮、镇痛、散瘀止痛、活血散瘀、 |
应用举例 | 骨折:经整复后,小棕包干粉0.1分,酒或温开水送服,每日2次。 |
用法 | 须根0.05~0.1分(不超过0.2分),研末,酒或温开水送服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研粉敷患处。 内服:研末,每次0.05-0.1g,酒或温开水送服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干品研末撒布。 |
注意事项 | 孕妇、小儿及体弱者忌用。不宜与人参同用。 孕妇、小儿及体弱者禁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