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兔肉、 |
出处 | 《别录》
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 《唐本草》:兔膏,主耳聋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平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辛、酸、 |
归经 | 肝、大肠、 |
功效 | 凉血解毒、补中益气、止渴、凉血、补中、健脾、解热毒、 |
应用举例 | 治消渴羸瘦,小便不禁:兔一只,剥去皮爪五脏等,以水一斗半煎使烂,骨肉相离,漉出骨肉,斟酌五升汁,便澄滤,令冷,渴即服之。(《海上集验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或煮食。 内服煎汤或煮食,50-150g。 |
注意事项 | 1.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妊娠不可食,令子唇缺;其肉不可合白鸡肉食之,面发黄;合獭肉食之,令人病遁尸。”2.《本草拾遗》:“久食弱阳,令人色痿;与姜同食,令人心痛。”3.《食疗本草》:“八月到十月其肉酒炙吃,与丹石人甚相宜。大都绝人血脉,损房事,令人痿黄。”又“二月食之伤神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