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橘丝、橘筋、橘瓤上筋膜、橘瓤上丝、橘络、 |
出处 | 《本草求原》 出自《本草求原》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①凤尾橘络 呈长条形的网络状。多为淡黄白色,陈久则变成棕黄色。上端与蒂相连,其下则筋络交叉而顺直,每束长约6~10厘米,宽约0.5~1厘米。蒂呈圆形帽状,十余束或更多压紧为长方形块状。质轻虚而软,干后质脆易断。气香,味微苦。以整齐、均匀、络长不碎断、色黄者为佳。 ②金丝橘络 呈不整齐的松散团状,又如乱丝,长短不一,与蒂相混合,其余与凤尾橘络相同。 ③铲络 筋络多疏散碎断,并连带少量橘白,呈白色片状小块,有时夹杂橘蒂及少量内瓤碎皮。以凤尾橘络品质最佳,铲络品质最差。 性状鉴别 (l)凤尾橘络呈长条形而松散的网络状,上端与蒂相连,其下则筋络交叉而顺直。蒂呈圆形帽状。多为淡黄白色,陈久则变成棕黄色。每束长6-10cm,宽0.5-1cm。10余束或更多压紧为长方形块状。质轻而软,干后质脆易断。气香,味微苦。以整齐、均匀、络长不碎断,色黄者为佳。 (2)金丝橘络呈不整齐的松散状,又如乱丝,长短不一,与蒂相混连。其余与凤尾橘络相同。 (3)铲络筋络多疏散碎断,并连带少量橘白,呈白色片状小块,有时夹带橘蒂及少量肉瓤碎片。均以筋络多、蒂及橘白少者为佳。 |
炮制 | 拣去杂质,摘除橘蒂,用水喷润后撕开,晒干。 拣去杂质,摘除橘蒂,用水喷润后撕开,晒干。 |
性 | 平、寒、无毒、 |
味 | 苦、甘、 |
归经 | 肝、脾、 |
功效 | 化痰、通络、理气、通经络、和血、活血、化痰通络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1~2钱。 内服:煎汤,0.8~1.5钱。 内服:煎汤,2.5-4.5g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