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比子草、红土子草、红清酒缸、过路清、蚍子草、路边青、红土子、 |
出处 | 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茎桂圆柱形,直径1-1.5cm,具纵棱,表面被柔毛或无柔毛。可见三出复叶,小叶片狭披针形,顶生小叶较大,长4.5-7cm,宽1-1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楔形,边缘微带波状,表面枯绿色,下表面有疏毛茸。有时可见花序或荚果,荚果长约1.4cm,宽约5mm,背部弯曲,有2节,节深凹达腹缝线,表面具被带钩的小毛。气微,具豆腥气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苦、 |
归经 | 肝、 |
功效 | 截疟、清热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9-15g;或打烂和面蒸饼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