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貉、狸、貉肉、 |
| 出处 | 《本草图经》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;1.《本草衍义》:貉,形如小狐,毛黄褐色。 2.《纲目》:貉,生山野间。头锐鼻尖,斑色,其毛深厚温滑,可为裘服。曰伏夜出,捕食虫物,出则HUAN随之,其性好睡,人或蓄之。 |
| 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捕杀后,取其肉水洗后,鲜用。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温、无毒、 |
| 味 | 甘、 |
| 归经 | 肾、肺、脾、 |
| 功效 | 杀虫、消疳、健脾、 |
| 应用举例 | |
| 用法 | 貉肉煮熟吃,不限量。 内服:煮食,适量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