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鲎鱼肉、鲎肉、 |
| 出处 | 《嘉佑本草》
出自《嘉佑本草》;1.《本草拾遗》:鲎,生南海。大小皆牝牡相随。 2.《纲目》:鲎,状如熨斗之形,广尺余,其甲莹滑,青黑色,鏊背骨眼,眼在背上,口在腹下,头如蜣螂,十二足,似蟹,在腹两旁,长五、六尺,尾长一、二尺,有三棱如棕茎,背上有骨如角,高七、八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微毒、 |
| 味 | 辛、咸、 |
| 归经 | 脾、大肠、 |
| 功效 | 杀虫、清热、明目、解毒消肿、 |
| 应用举例 | |
| 用法 | 孟诜:"多食发嗽及疮癣。" 内服:煮食,5-10g 。 |
| 注意事项 | 多食发嗽并疮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