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葴、寒浆、醋浆、苦葴、苦蘵、皮弁草、酸浆草、灯笼草、苦耽、金灯草、姑娘菜、灯笼儿、红姑娘、天泡草、红娘子、珊瑚架、山瑚柳、天灯笼草、九古牛、泡子草、扑扑子草、花姑娘、姑娘花、打朴草、叶下灯、铃、蒧、苦蒧、酢浆、挂金灯、苦精、金灯笼、锦灯笼、蓝花天仙子、野木瓜、野胡椒椒、酸浆、 |
出处 | 《本经》
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;1.《别录》:酸浆,生荆、楚川泽及人家田园中。五月采,阴干。 2.陶弘景:酸浆,处处人家多有。叶亦可食。子作房,房中有子,如梅李大,皆黄赤色。 3.《唐本草》:灯笼草,所在有之。八月采。枝干高三、四尺,有花,红色,状若灯笼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木质化较硬。叶互生,完整的叶片阔卵形,长5-15cm,宽2-8cm,先端尖,基部不对称,波状缘有粗齿。宿萼卵形,直径1.5-2.5cm,先端尖,基部不对称,波状缘有粗齿。宿萼卵形球形,直径1.5-2.5cm,黄绿色,薄纸质。浆果球形,皱缩,直径1-1.2cm,。气微,味苦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无毒、平、 |
味 | 苦、酸、 |
归经 | 肺、脾、 |
功效 | 清热、杀虫、止血、利水、定志、利尿、解毒、益气、清火、明目、利咽喉、通利二便、清热解毒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热咳咽痛:灯笼草,为末,白汤服,仍以醋调敷喉外。(《丹溪纂要》清心丸) ②治喉疮并痛者:灯笼草,炒焦为末,酒调,敷喉中。(《医学正传》) ③治黄疸,利小便:酸浆、茅草根、五谷根各五钱。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④治小儿小便不通:酸浆草五钱。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⑤治诸般疮肿:金灯草不以多少,晒干,为细末,冷水凋少许,软贴患处。(《履巉岩本草》) ⑥治杨梅疮:打朴草,不拘数量,水煎数沸,候微温洗患处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 ⑦治中耳炎:锦灯笼鲜草拧汁,加冰片适量,滴耳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 ①治热咳咽痛: 灯笼草,为末,白汤服,仍以醋调敷喉外。 (《丹溪纂要》清心丸)②治喉疮并痛者: 灯笼草,炒焦为末,酒调,敷喉中。(《医学正传》)③治黄疸,利小便: 酸浆、茅草根、五谷根各五钱。煎水服。 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④治小儿小便不通: 酸浆草五钱。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⑤治诸般疮肿: 金灯草不以多少,晒干,为细末,冷水凋少许,软贴患处。(《履CHAN岩本草》)⑥治杨梅疮: 打朴草,不拘数量,水煎数沸,候微温洗患处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⑦治中耳炎: 锦灯笼鲜草拧汁,加冰片适量,滴耳。 (《陕西中草药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~5钱;捣汁或研末。外用:煎水洗、研末调敷或捣敷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捣汁,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研末调敷或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 ①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有堕胎之弊。" ②《闽东本草》:"凡脾虚泄泻及痰湿忌用。" 1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有堕胎之弊。 2.《闽东本草》:凡脾虚泄泻及痰湿忌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