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棰子、平榛、山反栗、槌子、山反栗、榛子、 |
出处 | 《日华子本草》
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;1.《开宝本草》:榛子,生辽东山谷。树高丈许,子如小栗,行军食之当粮,中士亦有。郑注《礼记》云,榛似栗而小,关中廊坊甚多。 2.《本草图经》:桂阳有榛而丛生,实大如杏子,中人皮子形色,与栗无异也。 3.《纲目》:榛树,低小如荆,丛生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咸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调中、开胃、明目、宽肠、益气力、润肺止咳、健脾和胃、 |
应用举例 | 治病后体虚,食少疲乏:榛子二两,山药一两,党参四钱,陈皮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) 治病后体虚,食少疲乏: 榛子二两,山药一两,党参四钱,陈皮三钱。水煎服。 (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~2两;或研末。 内服:煎汤,30-60g;或研末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