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粘榔根、啜脓羔、地清散、脓见消、咄脓膏、啜脓膏、石茹、田薯、拔脓膏、生肉药、糯米藤、水麻秧、地消散、喂脓膏、石薯、山参、糯米草山三茄、生肉药、雾水葛、 |
出处 | 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带根全草,根系细小,主茎短,分枝披散,疏被毛,红棕色。叶膜质而脆,易碎,叶柄纤细。气微,味淡。 性状鉴别 干燥带根全草,根系细小,主茎短,分枝较多,疏被毛,红棕色。叶膜质而脆,易碎,叶柄纤细。气微,味淡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平、 |
味 | 淡、苦、酸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排脓、消肿、凉血、去湿、解毒、清热解毒、清热利湿、利水通淋、解毒消肿、解毒排脓、 |
应用举例 | ①尿路感染,肠炎,痢疾,疖肿,乳痈:雾水葛鲜品一至二两或干品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②治外伤骨折(复位,固定后),痈疮:雾水葛鲜叶捣敷患处,或用于粉调酒包敷患处。(《文山中草药》) ③治硬皮病:雾水葛叶,葫芦茶叶,和食盐捣烂外敷;并用雾水葛茎和葫芦茶煎水洗擦。(《全展选编·皮肤科》) ①尿路感染,肠炎,痢疾,疖肿,乳痈: 雾水葛鲜品一至二两或干品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②治外伤骨折(复位,固定后),痈疮, 雾水葛鲜叶捣敷患处,或用干粉调酒包敷患处。 (《文山中草药》)③治硬皮病: 露水葛叶,葫芦茶叶,和食盐捣烂外敷;并用露水葛茎和葫芦茶煎水洗擦。 (《全展选编.皮肤科》) |
用法 | 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 外用:捣敷或捣汁含漱。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1~2两)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鲜品加倍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捣汁含漱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