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茨梨、文先果、团糖二、莰梨、文光果、油刺果、刺梨、 |
出处 | 《纲目拾遗》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 《宦游笔记》:刺梨,形如棠梨,多芒刺,不可触。渍其汁,同蜜煎之,可作膏,正不减于楂梨也。花于夏,实于秋。花有单瓣重台之别,名为送春归。密萼繁英,红紫相间,植之园林,可供玩赏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果实呈扁球形或圆锥形,稀纺锤形,直径2-4cm。表面黄褐色,密被针刺,有的并具褐色斑点;先端常有黄褐色宿存的花萼5瓣,亦被披针刺。纵剖面观:果肉黄白色;种子多数,着生于萼筒基部凸起的花托上,卵圆形,浅黄色,直径约1.5-3mm,骨质。气微香,味酸、涩、微甜。 |
炮制 | |
性 | |
味 | 涩、甘、 |
归经 | 胃、肾、脾、 |
功效 | 健胃、消食、止泻、解暑、消食积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生食或煎汤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生食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