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雀儿菜、野养菜、米花香荠菜、白带草、 |
出处 | 本品系地方性草药,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《野菜谱》,云:"碎米荠,如布谷,想为民饥天雨粟,官仓一日一开放,造物生生无尽藏,救饥,三月采,止可作齑。"在清代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中有"蔊菜"一条,但其所绘之图并非蔊菜,而是碎米荠。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(1)碎米荠 全草扭曲成团。主根细长,侧根须状,淡黄白色。茎多分枝,黄绿色,下部微带淡紫色,密被灰白色粗糙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多皱缩,小叶2-5对,顶生小叶肾圆形,长4-10mm,宽5-12mm,边缘有3-5个波状浅裂,两面均有毛,侧生小叶较小,卵圆形,基部楔形稍不对称,叶缘有2-3圆齿,无柄。长角果线形而扁,长达3cm,每室种子1行。种子椭圆形,长1.2-1.5mm,宽0.6-0.8mm,棕色,有小疣点。气微清香,味微甘。 (2)弯曲碎米荠 主根不明显而呈须根状。茎由基部分枝,多且近等长,表面有细沟棱。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3-7对,小叶长卵形,边缘1-3齿裂。长角果长1.2-2cm,宽约1mm。种子长圆形而扁,长约1mm,边缘或先端有极狭的翅,黄褐色。气微清香,味微甘。 |
炮制 | |
性 | 凉、 |
味 | 淡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止血、安神、清热利湿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