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大蓼、墨记草、春蓼、马蓼、 |
出处 | 本品始载于《本经》中品"蓼实"条下,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"马蓼,生下湿地。茎斑,叶大有黑点。亦有两三种......"《蜀本草》:"《图经》云:蓼类甚多,有紫蓼、赤蓼、青蓼、马蓼、水蓼、香蓼、木蓼等,其类有七种。紫、赤二蓼叶小狭而厚;青、香二蓼叶亦相似而俱薄;马、水二蓼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 |
味 | 辛、苦、 |
归经 | 肺、脾、大肠、 |
功效 | 杀虫、除湿、发汗、消食、 |
应用举例 | 《纲目》:“凡物大者,皆以马名之,俗呼大蓼是也。”本品因茎叶高大,故名马蓼、大蓼。又云:“每叶中间有黑迹,如墨点记,故方士呼为墨记草。”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6-12g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