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首页 药材库 草果仁

草果仁

别名 草果仁、草果子、老蔻、草果、
出处 《品汇精要》 出自《品汇精要》:草果,生广南及海南。形如橄榄,其皮薄,其色紫,其仁如缩砂仁而大。又云南出者,名云南草果,其形差小耳。
来源 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本品呈长椭圆形,具三钝棱,长2~4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,具纵沟及棱线,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,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。果皮质坚韧,易纵向撕裂。剥去外皮,中间有黄棕色隔膜,将种子团分成3瓣,每瓣有种子多为8~11粒。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,直径约5mm;表面红棕色,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,种脊为一条纵沟,尖端有凹状的种脐;质硬,胚乳灰白色。有特异香气,味辛、微苦。 干燥果实呈椭圃形,具三钝棱,长2~4厘米,直径1~2.5厘米。顶端有一圆形突起,基部附有节果柄。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,有显着纵沟及棱线。果皮有韧性,易纵向撕裂。子房3室,每室含种子8~11枚,集成长球状。种子四至多面形,长宽均为5毫米,表面红棕色,具灰白色膜质假种皮,有纵直的纹理,在较狭的一端有一凹窝状的种脐,合点在背面中央,成一小凹穴,合点与种脐间有一纵沟状的种脊。质坚硬,破开后,内为灰白色。气微弱,种子破碎时发出特异的臭气,味辛辣。以个大、饱满,表面红棕色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,果实椭圆形, 长2-4.5cm,直径1-2.5cm,表面棕色或红棕色,具3钝棱及明显的纵沟及棱线,先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,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,果皮坚韧,内分3室,每室含种子7-24粒,种子集结成团。种子多面形,直径5-7mm,黄棕色或红棕色,具灰白色膜质假种皮,中央有凹陷合点,较狭端腹面有圆窝状种脐,种脊凹陷成1纵沟。气芳香,味辛、辣。
以个大、饱满、色红棕、’气味浓行为佳。
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:类肾形,外周微波状。假种皮细胞多列,壁稍弯曲;种皮表皮细胞1列,径向延长,排列较整齐,壁厚稍弯曲,外被角质层;下皮细胞1列,不含色素;油细胞1列,较大,切向延长约至139μm;色素层细胞5-9列,内含棕黄色或淡黄色物;内种皮厚壁细胞褐红色、棕红色或黄红色,径向延长约至132μpm,内壁厚约至85μm,端胸腔内硅质块直径20-38μm。外胚乳细胞充满由微小淀粉粒集结而成的淀粉团,有的尚含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簇晶;内胚乳含糊粉粒。胚细胞含糊粉粒,并含脂肪油滴。
粉末特征:黄白色或棕白色。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,末端渐尖或钝圆,长至263μ,直径20-45μm,外具角质层。②下皮细胞长方形或长条形,长74-149μm,直径28-46μm,常与种皮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③油细胞含油液。④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图形,人小(24-42)μm×V(32-60)μm,壁厚约7μm,非木化,胸腔内含硅质块,大小(15-23)μm×(19-35)μm;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,胞腔位于一端,内含硅质块。
炮制 草果仁:取草果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,去壳,取仁。用时捣碎。
姜草果仁:取净草果仁,照姜汁炙法(附录Ⅱ D)炒干。用时捣碎。 草果仁:拣净杂质,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,取出稍凉,碾去壳,过筛取仁。姜草果仁:取草果仁,加姜汁与水少许,拌匀,微炒,取出,放凉。(每草果仁100斤,用鲜姜10斤取汁)
《本草从新》:"草果,面裹煨熟,取仁用。" 草果仁:拣净杂质,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,取出稍凉,碾去壳,过筛取仁。姜草果仁:取草果仁,加姜汁与水少许,拌匀,微炒,取出,放凉。(每草果仁100斤,用鲜姜10斤取汁)《本草从新》:草果,面裹煨熟,取仁用。
温、无毒、
辛、涩、
归经 胃、脾、
功效 燥湿、除寒、止呕、温中、祛痰截疟、除痰、开郁、利膈、截疟、补胃、温脾、消食、下气、解酒毒、
应用举例 ①治疟疾,胃中寒痰凝结,不易开解:草果、常山、知母、乌梅、槟榔、甘草、穿山甲。水煎服。(《慈幼新书》草果饮)
②治瘅疟,脉采弦数,但热不寒,或热多寒少,膈满能食,口苦舌干,心烦,渴水,小便黄赤,大腑不利:青皮(去白)、厚朴(姜制炒)、白术、草果仁、柴胡(去芦)、茯苓(去皮)、半夏(汤泡七次)、黄芩、甘草(炙)各等分。细锉。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姜五片,煎至七分,去滓,温服,不拘时侯。(《济生方》清脾汤)
③治肿寒疟疾不愈,振寒少热,面青不食,或大便溏泄,小便反多:草果仁、附子(炮,去皮脐)。上等分,细锉。每服半两,水二盏,生姜七片,枣一枚,煎至七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(《济生方》果附汤)
④治脾痛胀满:草果仁二个。酒煎服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
⑤治肠胃冷热不和,下痢赤白,及伏热泄泻,脏毒便血:草果子、甘草、地榆、枳壳(去穰,麸炒)。上等分为粗末。每服二钱,用水一盏半,煨姜一块,拍碎,同煎七分,去滓服,不拘时候。(《传信适用方》草果饮)
⑥治瘟疫初起,先憎寒而后发热,日后但热而无憎寒,初起二、三日,其脉不浮不沉而数,昼夜发热,日哺益甚,头身疼痛:槟榔二钱,厚朴一钱,草果仁五分,知母一钱,芍药一钱,黄芩一钱,甘草五分。用水一钟,煎八分,午后温服。(《瘟疫论》达原饮)
用法 3~6g。 内服:煎汤,0.8~1.5钱;或入丸、散。 内服:煎汤,3-6g;或入丸、散。
注意事项 气虚或血亏,无寒湿实邪者忌服。
①《本草蒙筌》:"大耗元阳,老弱虚羸,切宜戒之。"
②《本草经疏》:"凡疟不由于瘴气;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;湿热瘀滞,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、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、口渴;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,咸属暑气温热,皆不当用。"
③《本草备要》:"忌铁。" 阴虚血少者禁服。
上一条:野苋菜
下一条:蚌兰衣
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。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轻壹数据 [ data.cndoct.com ] 版权所有

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苏B2-20120193    工业信息化产业部备案编号: 苏ICP备12056281号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