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大红黄袍、乌袍、倒生根、黄水泡、无刺乌泡、糖泡叶、马莓叶、老牛黄泡、乌泡、牛毛泡刺、六月泡、大乌泡、 |
出处 | 《贵州草药》 出自《贵州草药》;经订正本品原植物为川莓,参见大乌泡根条。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凉、 |
味 | 苦、涩、 |
归经 | 肝、脾、 |
功效 | 止血、接骨、凉血、清热、祛风湿、清热解毒、清热利湿、祛风除湿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痢疾:鲜大乌泡根皮三两,鲜龙芽草根二两,鲜白金条根一两。煎水服,每日三至四次,每次两小酒杯。 ②治咳嗽带血,四肢无力:鲜大乌泡二两,鲜苦刺头一两,葵花杆心五钱。加水煎成浓汁,每日服四次,每次一茶杯。 ③治倒经:大乌泡根、倒触伞根各一两,茅草根、金银花。藤各五钱。煎水兑红糖服,一日三次。 ④治骨折(未破皮者):大乌泡根、野葡萄根皮、百尾参各等量。共捣烂,加酒炒热,先用手法将骨折复位,然后包上药,再上夹板,一日一换。用量视患处面积而定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 |
用法 | 0.5~1两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末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