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土香薷、白花茵陈、五香草、暑草、琦香、满坡香、满山香、小甜草、江宁府茵陈、小叶薄荷、香草、山薄荷、对叶接骨丹、土茵东、黑接骨丹、滇香薷、香薷、止痢草、满山香、牛至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,全草长23-50cm。根较细小,略弯曲,直径2-4mm,表面灰棕色;质略韧,断面黄白色。茎呈方柱形,紫棕色至淡棕色,密被细毛,节明显,节间长2-5cm。叶对生,多皱褐或脱落,暗绿色或黄绿色,完整者展开后叶卵形或宽卵形,长1.5-3cm,宽0.7-1.7cm,先端钝,基部圆形,全缘两面均有棕黑色腺点及细毛。聚伞花序顶生;苞片倒长卵形,黄绿色或黄褐色,有的先端带紫色;花萼钟状,先端5裂,边缘密生白色细柔毛。小坚果扁卵形,红棕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 以叶多、气香浓者为佳。 显微鉴别,茎横切面:呈方形。表皮细胞方形或略切向延长,外被角质层,有非腺毛,为2-8细胞,长110-320μm,外壁具疣点,并有少数腺鳞及小腺毛。皮层细胞4-5列,四角部位有厚角细胞6-10列;内皮层细胞1列,整齐,较大。韧皮部较窄。木质部导管、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均木化。髓大,细胞多角形。壁微木化,有单纹孔,老茎髓部呈空腔。 叶表面观:上、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略波状弯曲;腺鳞较多,腺头扁球形,由4-8个分泌细胞组成,直径80-90μm,腺头角质屋与分泌细胞之间,贮有淡黄色油;柄短,单细胞,尚有头部与柄部均为单细胞的小腺毛,腺头直径18-22μm。非腺毛3-4细胞,于叶脉及叶缘处较多,长17-320μm,基部直径40-60μm,可见疣点。下表皮气孔多,直轴式。 |
炮制 | |
性 | 凉、 |
味 | 辛、微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利湿、消暑、化湿、解表、清暑、理气、发汗解表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1~3钱。 内服:煎汤,3-9g,大剂量用至15-30g;或泡茶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鲜品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