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粟粒黑粉、谷子黑穗、谷子黑粉、粟黑粉、谷子黑粉、粟奴、 |
出处 | 《纲目》 粟奴一名,始载于《纲目》,谓:“粟奴,即粟苗成穗时生煤黑者。”以上所述“煤黑者”与粟穗感染粟黑粉菌所产生的冬孢子粉一致。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真菌侵入幼穗子房而成的菌瘿。包藏在花颖内,呈卵形或椭圆形,包有灰白色相当坚韧的膜,不易破裂,其中满藏黑粉状厚垣孢子。花颖及孢子堆膜破裂则散出黑粉状厚垣孢子。
1.性状鉴别 菌瘿包于花颖内,卵形或椭圆形,外被灰白色膜。质疏松,膜破裂后,散出众多黑褐色粉末(冬孢子)。气微,味淡,后微苦。 2.显微鉴别 孢子团呈不规则块状,棕褐色,有众多冬孢子。冬孢子类球形、卵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6-12μm,表面光滑,淡黄褐色或橄榄褐色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 |
味 | 微苦、淡、 |
归经 | 胃、脾、 |
功效 | 除烦、利小肠、利尿、消积、 |
应用举例 | 治小肠结涩不通,心烦闷乱,坐卧不安:小豆蘖一分,苦竹髭一分,粟奴一分,甘草一分(炙微赤,锉),灯芯一束,铜钱七文,葱白五寸。上药,以水二大盏,煎至一盏三分,去滓,食前分为三服。(《圣惠方》) |
用法 | 1钱,加适量蜂蜜拌匀,水冲服,日服2次。 内服:煎汤,1.5-3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