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越椒、檔子、艾子、辣子、食茱萸、 |
出处 | 《千金·食治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毒、温、 |
味 | 辛、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止痛、燥湿、温中、杀虫、疏风、暖胃、下气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脾泻:豆蔻二颗,米醋面调裹之,置灰中煨令黄焦,和面研末,更以炒榄子末一两相和。又焦炒陈仓米为末,每用二钱煎作饮,调前二物三钱,旦、暮各一服。(《普济方》肉豆蔻方) ②治赤白带下:檔子、石菖蒲等分。为末。每旦盐酒温服二钱。(《经验方》) ③治蛇咬毒:食茱萸一两。为末。冷水调,分为三服。(《胜金方》) ④治中贼风,口偏不语者:食茱萸子一升,豆豉三升。以好酒五升。和煮四、五沸。冷服半升,日三、四服,得汗便差。 ⑤治皮肉痒痛:酒二升,水五升,食茱萸子半升。煎取三升,去滓。微暖,洗之。 ⑥治脚气冲心:食茱萸和生姜煮汁饮之。(④方以下出《食疗本草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0.5~1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 |
注意事项 | 阴虚火旺者忌服。 ①《药性论》:"畏紫石英。" ②《本草图经》:"不可多食,多食冲眼,兼又脱发。" ③《纲目》:"动脾火,病目者忌之。"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