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凉山虫草、 |
出处 | 始载于《四川通志》。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本品由虫体及其头部长出的子座组成。虫体似蚕,长3-6cm,直径0.6-1cm,外表菌丝膜棕褐色,虫皮暗红棕色,足和气门不明显;断面类白色,周边棕褐色。子座细长,单生,长10-30cm,直径1-2mm,少数上部分枝,不规则弯曲或扭曲,黄棕色或黄褐色;头部圆柱形或棒形,表面可见黑褐色小点(子囊壳突出于表面),不孕顶端长3-5mm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类白色。气微腥。味淡。 显微鉴别 子座头部横切面:子囊壳于表面生,基部突出于子座外,近卵形,长400-740μm,直径300-450μm;子囊圆柱形,长260-480μm,直径8-12μm,子囊盖盔帽形;子囊孢子线形,长60-350μm,直径2.5-3.5μm,多横隔。 虫体横切面:体表菌丝膜黄褐色至棕褐色,厚260-520μm,菌丝少有分枝,直径约3μm。虫皮外表为一层黄棕色蜡质物。体表刚毛深黄色,基部宽大,直径约23μm。体内充满白色菌丝,隐约可见内部的部分器官,如气管及残存的肠腔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肾、肺、 |
功效 | 补肺益肾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5-10g;或与鸡、鸭炖食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