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灰树花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1.性状鉴别 子实体覆瓦状丛生,有柄或近无柄。菌盖扇形或匙形,宽2-7cm,厚1-2mm。表面灰褐色,较光滑,有时可见短茸毛;孔面白色至淡黄色,密生延生的菌管,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。体轻,质脆,断面类白色,不平坦。气腥,味微甘。 2.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类白色或浅灰黄色。菌丝偶见分枝,壁薄,有横隔,无锁状联合,直径5.5-10μm。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,无色,光滑,直径3.5-6μm。 |
炮制 | 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分成小片。60-80℃烘干或晒干。置阴凉干燥处,防蛀。 |
性 | 平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补虚、益气健脾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0-20g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