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芭蕉头、芭蕉头、芭蕉根、 |
出处 | 《日华子本草》
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。 《本草衍义》:芭蕉,三年以上即有花自心中出,一茎止一花,全如莲花。叶亦相似,但其色微黄绿,从下脱叶。花心但向上生,常如莲样,然未尝见其花心,剖而视之亦无蕊,悉是叶,但花头常下垂。每一朵,自中夏开,直至中秋后方尽。凡三叶,开则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肝、脾、胃、心包、 |
功效 | 利尿、止渴、痈肿、解毒、通便、清热、清热解毒、泻热解毒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消渴,口舌干燥,骨节烦热:生芭蕉根,捣绞取汁,时饮一、二合。(《圣惠方》) ②治黄疸病:芭蕉根三钱,山慈姑二钱,胆草三钱。捣烂,冲水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③治血淋心烦,水道中涩痛:旱莲子一两,芭蕉根一两。上细锉,以水二大盏,煎取一盏三分,去滓,食前分为三服。(《圣惠方》) ④治血崩、白带:芭蕉根半斤,瘦猪肉四两。水炖服。(《江西草药》) ⑤治胎动不安:芭蕉根二至三两。煮猪肉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⑥治高血压:芭蕉根茎煎汁,或同猪肉煮食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 ⑦治发背欲死:芭蕉捣根涂上。(《肘后方》) ⑧治疮口不合:芭蕉根取汁抹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 ⑨治疔疮走黄:芭蕉根捣汁一宫碗灌之。(《冷庐医话》) ⑩治小儿赤游,行于上下,至心即死:捣芭蕉汁涂之。(《子母秘录》) ⑾治风蚛牙,颐颊腮肿痛:芭蕉自然汁一碗,煎及八分,乘热漱牙肿处。(《昔济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1~2两)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、捣汁涂或煎水含漱。 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30-62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捣汁涂;或煎水含漱。 |
注意事项 | 《得配本草》:"多服动冷气。胃弱脾弱,肿毒系阴分者禁用。" 《本草用法研究》:“阳虚脾弱无实热者,忌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