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南烛枝叶、南烛枝叶、南烛叶、 |
出处 | 《本草新编》 出自《本草新编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叶呈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两端尖锐,边缘有疏细锯齿,多向背面反卷,长2~6厘米,宽1~2.5厘米;革质而有光泽,上面暗棕色,主脉凹陷,下面棕色,主脉及侧脉均显着凸出;叶有短柄,多向后弯曲。质脆。气弱,味涩而苦。 性状鉴别 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2.5-6cm,宽1-2.5cm,两端尖锐,边缘有稀疏的细锯齿,多向外反卷,上面暗棕色,有光泽,主脉凹陷,下面棕色,有光泽,主脉凹陷,下面棕色,叶脉明显凸起。叶柄短而不明显。质脆,气微,味涩而苦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无毒、 |
味 | 涩、苦、 |
归经 | 心、肾、脾、 |
功效 | 止泄、凉血、养肝、强筋、益气、明目、益精气、益气力、强筋骨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一切风疾,久服明目:南烛树(春、夏取枝叶,秋、冬取根及皮,拣择细锉)五斤。以水五斗。慢火煎取二斗,去滓,别于净锅中,慢火煎如稀饧,即以瓷瓶盛。每服,以温酒调下-茶匙,日三服。(《圣惠方》南烛煎) ②助阳补阴,发白变黑:春间采甫烛嫩叶,约二十斤。用蒸笼在饭锅蒸之,蒸熟晒干为末(阴干者无用),大约一斤南烛叶末,加入桑叶一斤,热地二斤,山莱萸一斤,白果一斤,花椒三两,白术二斤;为末,蜜丸。白滚水送下一两,每日早晨服之。(《本草新编》) |
用法 | 内服;煎汤,2~3钱;熬膏或入丸、散。 内服:煎汤,6-9g;熬膏;或入丸、散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