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金钟茵陈、黄花茵陈、吊钟草、灵茵陈、吹风草、五毒草、徐毒草、土茵陈、角茵陈、罐儿茶、铁雨伞草、山茵陈、金花屏、油罐草、黑茵陈、铁杆茵陈、山芝麻、罐子草、油蒿菜、金壶瓶、山油麻、北刘寄奴、节节瓶、草茵陈、壶瓶草、野油麻、铃茵陈、 |
出处 | 《中药志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干燥全草长30~60厘米,枝表面紫褐色,被黄白色短柔毛,基部毛较少或近于无毛,质坚实而硬,折断面黄白色,中央有髓。残留的叶片为黑褐色,多破碎不全,皱缩卷曲,质脆而易脱落。花序着生在枝端,花冠多数已萎落,花萼黄褐色,宿存,内萼通常藏有多数棕褐色的种子。以干燥无根、色棕紫者佳。 |
炮制 | 拣净杂质,去根,洗净泥土,稍浸,切段晒干。 |
性 | 凉、 |
味 | 苦、辛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散寒、利湿、止痛、化痰、祛风、顺气、解表、破血、下气、止霍乱、消水肿、利小便、清热利尿、清热利湿、活血祛瘀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湿热黄疸,小便不利,遍身发黄:阴行草一至二两。水煎,日服两次。((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②治热闭小便不利:阴行草一两至两半。水煎,调冬蜜服,日服一至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③治跌打损伤,瘀血作痛:阴行草,研末,泡酒服。每次一至二钱,每日一次,服三至四次。(《泉州本草》) ④治血痢:鲜阴行草一至三两。清水煎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 ⑤治血淋,小腹胀满:阴行草五钱。开水炖,加冬蜜冲,日服二次。(《闽东本草》) ⑥治白带:阴行草一两。水煎,冲黄酒、红糖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⑦治感冒、咳嗽:阴行草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研末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