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首页 药材库 黍米

黍米

别名 稷米、粢米、穄米、糜子米、黍米、
出处 《别录》 1.陶弘景:黍,荆、郢州及江北皆种此。其苗如芦,而异于粟,粒亦大。今人又呼称粟为黍,非也。北人作黍饭,方药酿黍米酒,则皆用秫黍也。丹黍米即赤黍米也,亦出北间,江东时有种而非土所宜。
2.《本草衍义》:丹黍米,黍皮赤,其米黄,惟可为糜,不堪为饭。粘着难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
炮制
无毒、平、温、
甘、
归经 胃、肺、脾、大肠、
功效 益气补中、止泄、除热、解毒、止烦渴、除烦止渴、
应用举例 ①治小儿鹅口,不能饮乳:黍米汁涂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②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:黍米、女曲等分。各熬令黑如炭,捣末,以鸡子白和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 ①治小儿鹅口,不能饮乳: 黍米汁涂之。 (《千金方》)②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: 黍米、女曲等分。各熬令黑如炭,捣末,以鸡子白和涂之。 (《肘后方》)
用法 内服:煎汤、煮粥或淘取泔汁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30-90g;煮粥或淘取泔汁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注意事项
上一条:万年
下一条:小号牛奶仔
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。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轻壹数据 [ data.cndoct.com ] 版权所有

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苏B2-20120193    工业信息化产业部备案编号: 苏ICP备12056281号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