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野毛豆、鹿藿、饿马黄、柴豆、野黄豆、山黄豆、野毛扁旦、野大豆藤、 |
出处 | 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 出自《浙江民间草药》;《救荒本草》:LAO豆,生平野中,北土处处有之。茎蔓延附草本上,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,开淡粉紫花,结小角,其豆似黑豆形,极小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凉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肝、脾、 |
功效 | 敛汗、健脾、止痛、平肝、舒筋、清热、止盗汗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盗汗:野大豆藤一至四两,红枣一至二两。加糖煮,连汁吃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②治伤筋:野大豆鲜根、蛇葡萄根皮、酒糟或酒。捣烂,烘热包敷患处。(《浙扛天目山药植志》) ①治盗汗:野大豆藤一至四两,红枣一至二两。加糖煮,连汁吃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②治伤筋:野大豆鲜根、蛇葡萄根皮、酒糟或酒。捣烂,烘热包敷患处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~4两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30-12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未调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