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掰掰果、牛角藤、车藤、藤杜仲、藤序络石、掰果、银丝藤、牛藤、白九牛藤、紫花络石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茎藤圆柱形,外表面灰褐色,皮孔横向突起,并有微突起的横纹;质硬,折断时皮部有稀疏的白色胶丝,无弹性。气微,味微苦。 茎皮卷筒状或槽状,外表面灰褐色,内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,具细纵裂纹。折断时有稀疏白色胶丝。 显微鉴别 茎皮横切面:木栓层为9-30列木栓细胞,栓内层明显。皮层窄,石细胞群排成环状,并伴有非木化纤维。韧皮部宽广,石细胞成群,散布于外侧,其间伴有非木化纤维;乳汁管众多,有时可见胶质团块;射线宽2-4列细胞。本品石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,近石细胞群周围有含晶木化厚壁细胞,薄壁细胞含小淀粉粒。 粉末特征 灰棕色。①石细胞成群,圆形、长圆形、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,长30-450μm,直径27-90μn,壁厚,孔沟明显,有的石细胞有2-3个腔,亦有的腔中含草酸钙方晶。 ②草酸钙方晶直径15-25μm。③胶丝条状或扭曲成团,直径约19μm。 ④乳汁管直径约25μm。⑤纤维常成柬,直径20-25μm,一种壁厚8-10μm,一种壁薄,胞腔含草酸钙方晶。⑥筛管侧壁筛域较小,椭圆形。⑦射线宽1-5列细胞。此外,有木栓细胞。 |
炮制 | |
性 | 毒、温、 |
味 | 辛、微苦、 |
归经 | 肝、肺、 |
功效 | 止痛、发汗、解表、活络、通经活络、祛风解表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0.5~1钱,亦可研粉3~5分,白开水送服。 内服:煎汤,9-15g;研末,3-5g;或浸酒。 |
注意事项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"中毒症状:心慌,出汗多。"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