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野茴香、野胡萝卜子、蛇米、蛇栗、蛇珠、蛇粟、蛇床仁、蛇床实、气果、双肾子、额头花子、蛇床子、 |
出处 | 《本经》 |
来源 | 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本品为双悬果,呈椭圆形,长2~4mm,直径约2mm。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,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,基部偶有细梗。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,接合面平坦,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棱线。果皮松脆,揉搓易脱落,种子细小,灰棕色,显油性。气香,味辛凉,有麻舌感。 干燥果实椭圆形,由2分果合成,长约2毫米。直径约1毫米,灰黄色,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宿存花柱基;分果背面略隆起,有突起的脊线5条,接合面平坦,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线,其中有一条浅色的线状物。果皮松脆。种子细小,灰棕色,有油性。气香,味辛凉而有麻舌感。以颗粒饱满、灰黄色、气味浓厚者为佳。 |
炮制 | 拣去杂质,筛去泥砂,洗净,晒干。 ①《雷公炮炙论》:"凡使蛇床须用浓蓝汁,百部草根自然汁,二味同浸三伏时,漉出日干,却用生地黄汁相拌蒸,从午至亥,日干用。" 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蛇床,凡合药服食即按去皮壳取仁,微炒杀毒即不辣,作汤洗病则生使。" |
性 | 温、小毒、平、 |
味 | 辛、苦、甘、 |
归经 | 肾、脾、肝、肺、三焦、 |
功效 | 杀虫、祛风、燥湿、止痒、除痹、阳气、缩小便、利关节、温肾壮阳、温肾助阳、温中下气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阳不起:菟丝子、蛇床子、五味子各等分。上三味,末之,蜜丸如梧子。饮服三十丸,日三。(《千金方》) ②治白带因寒湿者:蛇床子八两,山茱萸肉六两,南五味子四两,车前子三两,香附二两(俱用醋拌炒),枯白矾五钱,血鹿胶(火炙酒淬)五钱。共为细末,山药打糊丸梧子大。每早空心服五钱,白汤送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 ③治妇人阴寒,温阴中坐药:蛇床子仁,一味末之,以白粉少许,和合相得,如枣大,绵裹纳之,自然温。(《金匮要略》蛇床子散) ④治妇人阴痒:蛇床子一两,白矾二钱。煎汤频洗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 ⑤治产后阴下脱:蛇床子一升,布裹炙熨之,亦治产后阴中痛。(《千金方》) ⑥治妇人子脏挺出:蛇床子一升,酢梅二七枚。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,洗之,日十过。(《僧深集方》蛇床洗方) ⑦治滴虫性阴道炎:㈠蛇床子五钱,水煎,灌洗阴道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㈡蛇床子一两,黄柏三钱。以甘油明胶为基质做成(2克重)栓剂,每日阴道内置放一枚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 ⑧治男子阴肿胀痛:蛇床子末,鸡于黄调敷之。(《永类钤方》) ⑨治阴囊湿疹:蛇床子五钱,煎水洗阴部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⑩治小儿癣:蛇床实,捣末,和猪脂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 ⑾治小儿恶疮:腻粉三分,黄连一分(去须)。蛇床子三分。上药捣细罗为散,每使时,先以温盐汤洗疮令净,拭干,以生油涂之。(《圣惠方》) ⑿治小儿唇口边肥疮,亦治耳疮、头疮、瘑疮:白矾一两(烧灰),蛇床子一两。为末,干掺疮上。(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) ⒀治湿疹,过敏性皮炎,漆树过敏,手足癣:蛇床子、桉树叶、苦楝树皮、鸭脚木、苦参、地肤子各适量,煎水泡洗患处,每日二次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⒁治冬月喉痹肿痛,不可下药者:蛇床子烧烟于瓶中,口含瓶嘴吸烟,其痰自出。(《圣惠方》) |
用法 | 3~9g。外用适量,多煎汤熏洗,或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1~3钱;或入丸剂。外用:煎水熏洗;或作坐药(栓剂);或研末撒、调敷。 |
注意事项 | 下焦有湿热,或肾阴不足,相火易动以及精关不固者忌服。 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恶牡丹、巴豆,贝母。" ②《本草经疏》:"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。" ③《本经逢原》:"肾火易动,阳强精不固者勿服。"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