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柳叶、 |
出处 | 《本经》 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叶狭披针形,长9-16cm,宽0.5-1.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,边缘有锯齿,全体灰绿色或淡绿棕色。有叶柄,长0.5-1cm。质地柔软,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无毒、 |
味 | 苦、 |
归经 | 心、肾、肺、脾、 |
功效 | 止痛、利尿、透疹、解毒、平肝、清热、续筋骨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小便白浊:清明柳叶煎汤代茶,以愈为度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 ②治下痢后成腌鱼水,险症也:柳叶煎汤(服)下,如止,可救。起病不多日下腌鱼水,年少者方可治,老者难治。(《慈惠小编》) ③治小儿丹,烦:柳叶一斤。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渣,搨洗赤处,日七、八度。(《子母秘录》) ④治卒得恶疮,不可名识者:煮柳叶若皮,洗之;亦可纳少盐。此又疗面上疮。(《肘后方》) ⑤治眉毛痒落:垂柳叶,阴干,捣罗为末,每以生姜汁,于生铁器中调。夜间涂之,渐以手摩令热为妙。(《圣惠方》) ⑥治疖肿、乳腺炎:柳树叶切碎煮烂,过滤,除去残渣,浓缩至糖浆状,备用外敷。(辽宁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柳叶膏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鲜者1~2两。外用:煎水洗、研末调敷或熬膏涂。 内服:煎汤,15-30g;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;或研末调敷;或熬膏涂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