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白侧耳根、水侧耳根、金钱七、铜钱草、白侧耳、水侧耳、鸡眼草、黄梅花草、韦氏苍耳七、肥猪草、白侧耳草、荞麦草、疔疮草、鸡肫草、 |
出处 | 《重庆草药》 出自《重庆草药》。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根茎圆柱形,粗短,直径约6mm,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,有多数须根。茎长20-45cm,直径2-3mm,表面棕黄色,有纵棱,质脆,易折断。基生叶丛生,具长柄,叶片皱缩卷曲,完整者展平后呈肾形,长3-5cm,宽4-7cm,上面棕褐色或绿褐色,下面灰白色。茎生叶1枚,形同茎生叶,较小,无柄。花灰白色,生于茎端,有时可见扁卵形。气微,味淡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无毒、平、 |
味 | 淡、辛、 |
归经 | 肺、脾、 |
功效 | 补肺止咳、止血、利湿、利水、补虚、益气、祛湿、利水除湿、清肺止咳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咳嗽吐血:鸡肫草、鹿衔草。炖内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②治妇女白带:白侧耳二两,白木槿花五钱。炖猪肉或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③治湿热疮:鸡肫草,捣绒外用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|
用法 | 0.5~2两;外用适量。 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炖鸡服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