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首页 药材库 茵蔯蒿

茵蔯蒿

别名 因尘、马先、茵蔯蒿、茵陈、因陈蒿、绵茵陈、绒蒿、细叶青蒿、臭蒿、安吕草、婆婆蒿、野兰蒿、茵陈蒿、
出处 《本经》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
性状 干燥的幼苗多揉成团状,灰绿色,全体密被白毛,绵软如绒。茎细小,长6~10厘米,多弯曲或已折断;分枝细,基部较粗,直径1.5毫米,去掉表面的白毛后,可见明显的纵纹。完整的叶多有柄,与细茎相连,叶片分裂成线状。有特异的香气,味微苦。以质嫩、绵软、灰绿色、香气浓者为佳。
炮制 过筛,拣去杂质,除去残根,碾碎,再过罗去净泥屑。
《雷公炮炙论》:"去根细锉用。"
平、凉、无毒、
苦、辛、甘、
归经 膀胱、肝、脾、胃、肾、肺、小肠、
功效 化痰、止咳、利湿、消肿、泻火、止痛、发汗、解热、行滞、疗疮、平肝、清热利湿、
应用举例 ①治阳明病,但头汗出,身无汗,剂颈而还,小便不利,渴引水浆,瘀热在里,身发黄者:茵陈蒿六两,栀子十四枚(擘),大黄二两(去皮)。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茵陈,减六升,内二味,煮取三升,去滓分三服。小便当利,尿如皂角汁状。(《伤寒论》茵陈蒿汤)
②治发黄,脉沉细迟,肢体逆冷,腰以上自汗:茵陈二两,附子一个作八片,干姜(炮)一两半。甘草(炙)一两。上为粗末。分作四贴,水煎服。(《玉机微义》茵陈四逆汤)
③治病人身如金色,不多语言,四肢无力,好眠卧,口吐粘液:茵陈蒿、白藓皮各一两。上二味粗捣筛。每服三钱匕,水一盏,煎至六分,去滓,食前温服,日三。(《圣济总录》茵陈汤)
④治男子酒疸:茵陈蒿四根,栀子七个,大田螺一个,连壳捣烂,以百沸白酒一大盏,冲汁饮之。(《纲目》)
⑤治感冒,黄疸,漆疮:茵陈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⑥治遍身风痒生疥疮:茵陈不计多少,煮浓汁洗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⑦治风瘙瘾胗,皮肤肿痒:茵陈蒿一两,荷叶半两。上二味捣罗为散。每服一钱匕,冷蜜水调下,食后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茵陈蒿散)
⑧治疬疡风病(按: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,白色成片):茵陈蒿两握,水一斗五升,煮取七升,先以皂荚汤洗,次以此汤洗之,冷更作,隔日一洗,不然,恐痛也。(《崔氏纂要方》)
⑨大热黄疸。用茵陈切细煮汤服。生食亦可,亦治伤寒头痛、风热痒疟,利小便。此方名"茵陈羹"。
⑩风疾挛急(按: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)。用茵陈蒿一斤、秫米一石、面三斤,和匀照常法酿酒,每日饮服。
⑾遍身典疸,用茵陈蒿一把,同生姜一块捣烂,每日擦胸前和四肢。
⑿眼热红肿。用茵陈蒿、车前子等分,煎汤,以细茶调服数次。
用法 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
注意事项 非因湿热引起的发黄忌服。
①《本草经疏》:"蓄血发黄者,禁用。"
②《得配本草》:"热甚发黄,无湿气,二者禁用。"
上一条:石故纸
下一条:大样荔枝藤
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。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轻壹数据 [ data.cndoct.com ] 版权所有

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苏B2-20120193    工业信息化产业部备案编号: 苏ICP备12056281号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