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迎春花叶、 |
| 出处 | 《纲目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性状鉴别 叶多卷曲皱缩,小叶展平后呈卵形或矩圆状卵形,长1-3cm,先端凸尖,边缘有短睫毛,下面无毛,灰绿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、涩。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寒、无毒、 |
| 味 | 苦、涩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利湿、解毒、活血、清热、消肿止痛、 |
| 应用举例 | 治肿毒恶疮:迎春花叶阴干研末,酒服二、三钱,汗出便瘥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10~2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