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石绿、盐绿、盐绿、绿盐、 |
出处 | 《唐本草》
1.《唐本草》:绿盐,云以光明盐、硇砂、赤铜屑酿之为块,绿色。真者出焉耆,水中取之。状若扁青、空青。为眼药之要。 2.《海药本草》:按《古今录》云,盐绿,波斯国在石上生。方家少见用也。按舶上将来为之石绿,装色久而不变。以铜醋造者,不堪入药,色亦不久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本品为块状或柱状。绿色;条痕绿至淡绿色。金刚石光泽或玻璃光泽,透明至半透明。体较重,质硬脆,断面贝壳状。气无,味微咸。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:为针状绿色雏晶。具多色性,Ng绿色,Np近无色,平行消光;正延性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毒、 |
味 | 咸、辛、苦、涩、 |
归经 | 肝、 |
功效 | 明目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目昏暗赤涩泪多出:盐绿一分,蕤仁一两(汤浸,去赤皮)。上药一处热研,入好酥一分,更研令匀。每夜卧时,取麻子大点之。(《圣惠方》) ②治齿漏疳,虫蚀齿疼痛,出脓水不绝:盐绿、麝香(细研)、黄连(去须)各一分,石胆一钱。上药同于乳钵内细研为散。每用一字,掺于湿纸片上贴之,日二、三度。忽患口疮者,绵裹半钱,含。(《圣惠方》盐绿散) ①治目昏暗赤涩泪多出: 盐绿一分,蕤仁一两(汤浸,去赤皮)。上药一处熟研,入好酥一分,更研令匀。每夜卧时,取麻子大点之。(《圣惠方》)②治齿漏疳,虫蚀齿疼痛,出脓水不绝: 盐绿、麝香(细研)、黄连(去须)各一分,石胆一钱。上药同于乳钵内细研为散。每用一字,掺于湿纸片上贴之,日二、三度。忽患口疮者,绵裹半钱,含。(《圣惠方》盐绿散) |
用法 | 外用:研细点眼。 外用:适量,研细配膏,点眼或外贴;或制成稀溶液作冲洗剂,亦可外掺。 |
注意事项 | 不宜内服。 不宜内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