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龙瓜粟、鸭爪稗、鸭爪粟、龙爪稷、鸡爪粟、云南稗、雁爪稗、鸭距粟、龙爪粟、野粟、穇子、 |
出处 | 《救荒本草》
出自《救荒本草》;1.《救荒本草》:穇子,生水田中,及下湿地内。苗叶似稻,但差短,梢头结穗,仿佛稗子穗,其子如黍粗大,茶褐色。 2.《纲目》:穇子, 山东、河南亦五月种之。苗如茭黍,八、九月抽茎,有三棱,如水中ZHE草之茎,开细花,簇簇结穗如粟穗而分数歧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种子球形,直径约1.5mm。种皮呈褐色,表面有不明显的皱纹。种仁小,黄白色。气微,味淡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苦、涩、 |
归经 | 胃、肺、脾、大肠、 |
功效 | 补中益气、厚肠胃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适量,煮粥食或磨作面蒸食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