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首页 药材库 紫苏叶

紫苏叶

别名 苏叶、紫苏叶、
出处 《药性论》
来源 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
性状 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、碎破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,长4~11cm,宽2.5~9cm。先端长尖或急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圆锯齿。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,下表面紫色,疏生灰白色毛,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。叶柄长2~7cm,紫色或紫绿色。质脆。带嫩枝者,枝的直径2~5mm,紫绿色,断面中部有髓。气清香,味微辛。 干燥完整的叶呈卵形或圆卵形,多数皱缩卷曲,或已破碎,两面均棕紫色,或上面灰绿色,下面棕紫色,两面均有稀毛;先端尖,边缘有锯齿,基部近圆形,有柄,质薄而脆。切碎品多混有细小茎枝。茎四方形,有槽,外皮黄紫色,有时剥落,木质部黄白色,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。气芳香,味微辛。以叶大、色紫、不碎、香气浓、无枝梗者为佳。
炮制 除去杂质及老梗;或喷淋清水、切碎,干燥。
温、无毒、
辛、甘、
归经 肺、脾、胃、心、肝、
功效 除寒、止呕、行气宽中、消痰、和胃、安胎、散血、解鱼蟹毒、补中益气、解表散寒、止霍乱、益脾胃、下气、温中、理气、进食、开宣肺气、和营、散寒、发汗、止痛、行气、开胃、定喘、发表、和血、
应用举例 ①治伤风发热:苏叶、防风、川芎各一钱五分,陈皮一钱,甘草六分。加生姜二片煎服。(《不知医必要》苏叶汤)
②治卒得寒冷上气:干苏叶三两,陈橘皮四两,酒四升煮取一升半,分为再服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③治咳逆短气:紫苏茎叶(锉)一两,人参半两。上二味,粗捣筛,每服三钱匕,水一盏,煎至七分,去滓,温服,日再。(《圣济总录》紫苏汤)
④治伤寒啘不止:赤苏一把,水三升,煮取二升,稍稍饮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⑤治胎气不和,凑上心腹,胀满疼痛,谓之子悬:大腹皮、川芎、白芍药、陈皮(去白)、紫苏叶、当归(去芦,酒浸)各一两,人参、甘草(炙)各半两。上细切,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生姜五片,葱白七寸,煎至七分,空心温服。(《济生方》紫苏饮)
⑥治乳痈肿痛:紫苏煎汤频服,并捣封之。(《海上仙方》)
⑦治金疮出血:嫩紫苏叶、桑叶,同捣贴之。(《永类钤方》)
⑧治攧扑伤损:紫苏捣敷之,疮口自合。(《谈野翁试验方》)
⑨治蛇虺伤人:紫苏叶捣汁饮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⑩治食蟹中毒:紫苏煮汁饮之。(《金匮要略》)
⑾治寒泻紫苏叶15克,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。
⑿解食鱼、鳖中毒:紫苏叶60克,煎浓汁当茶饮,或加姜汁十滴调服。
⒀子宫下垂:紫苏叶60克,煎汤熏洗。
用法 5~9g。 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注意事项 温病及气弱者忌服。
①《本草经疏》:"病属阴虚,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,慎毋投之,以病宜敛宜补故也。火升作呕者亦不宜。"
②《本草通玄》:"久服泄人真气。"
上一条:油桐
下一条:尖槐藤
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。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轻壹数据 [ data.cndoct.com ] 版权所有

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苏B2-20120193    工业信息化产业部备案编号: 苏ICP备12056281号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