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獭肉、 |
出处 | 《别录》 出自《名医别录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无毒、平、 |
味 | 咸、甘、 |
归经 | 肝、肺、 |
功效 | 益阴、和血、通经、清热、利水通便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寒热毒风水虚胀:水獭一头,剥去皮和五脏骨头尾等,炙令干,杵末。水下方寸匕,日二服。(《食疗本草》) ②治折伤:水獭一个,用罐子纳,以泥固济,放干,烧灰,细末,以黄米煮粥,于伤处摊,以水獭一钱末,粥上掺,便用帛子裹系,止疼痛。(《经验后方》) ①治寒热毒风水虚胀:水獭一头,剥去皮和五脏骨头尾等,炙令干,杵末。水下方寸匕,日二服。(《食疗本草》)②治折伤:水獭一个,用罐子纳,以泥固济,放干,烧灰细末,以黄米煮粥,于伤处摊,以水獭一钱末,粥上掺,便用帛子裹系,止疼痛。(《经验后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或炙干入散剂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适量;或炙干入散剂。外用:适量,煅存性研末敷。 |
注意事项 | ①陶弘景:"不可与兔肉杂食。" ②《本草图经》:"消阳气,宜少食。" ③《医林纂要》:"忌柿同食。" 1.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其肉不可与兔肉杂食。”2.《本草图经》:“消阳气,不益男子,宜少食。”3.《饮食须知》:“勿同橙、橘、鸡肉、鸡子、兔肉食。”4.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:“忌柿同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