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短穗兔耳草、 |
| 出处 | 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 |
| 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性状鉴别 本品为皱缩小草本。须根多数,淡黄色,质脆,易折。茎细弱,紫红色,有节。叶基生,叶生皱缩,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,长4-6cm,宽约1cm,学绿色至黄绿色。花序穗状,肾密,卵形;花序总梗长2cm左右,花小,蓝紫色,二唇形。偶见蒴果。气微,味微苦。 以叶色绿、花多者为佳。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凉、 |
| 味 | 苦、 |
| 归经 | 肝、肺、 |
| 功效 | 调经、降压、清肺止咳、 |
| 应用举例 |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10-15g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