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岩防风、棕包头、鸡肢前胡、独活、岩棕、官防风、光头前胡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本品长圆锥形,下部分歧或弯曲,长10-25cm,宽0.3-1.5cm,表面黄棕色,具纵向皱纹及皮孔样突起,有时密集成环,略呈竹节样。根头部可见少量纤维状叶柄裂基,质坚但易折断,断面平坦,皮部白色,木质部黄色,气微,味略苦。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:木栓细胞12-26列,。细胞长35-100μm。无皮层。韧皮部宽阔,油管类圆形,直径35-75μ,上皮细胞7-11个。木质部导管单生或3-10个成群,木化;木薄壁组织中厚壁与薄壁细胞群相间排列,形成数轮厚化细胞环带,厚化细胞壁微木化。射线细胞1-4列,于韧皮部外侧强烈弯曲。髓部细胞大多数破碎,髓周油管1列。 根横切面:无髓,其余与根茎同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辛、苦、 |
归经 | 肝、肺、 |
功效 | 止咳、定惊、宣肺、祛痰、降气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-9g; 或研末;或浸酒。 |
注意事项 | 肺病咳血者禁服。 《四川中药志》1960年版:"虚弱性咳嗽及肺病咳血者勿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