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钩、藈姑、土瓜、雹瓜、老鸦瓜、野甜瓜、马雹儿、马剥儿、马瓟瓜、公公须、杜瓜、鸽蛋瓜、吊瓜、山冬瓜、水瓜、苦瓜莲、小苦兜、钩蒌、郭璞、山科瓜、王瓜、 |
出处 | 《本经》
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 1.《唐本草》:此物(王瓜)蔓生,叶似栝楼,圆无叉缺,子如栀子,生青熟赤,但无棱尔。根似葛,细而多糁。北间者累累相连,大如枣,皮黄肉白,苗子相似,根状不同。 2.《本草图经》:王瓜,今处处有之。叶似栝楼,圆无叉缺,有刺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果实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,长约6cm,栽培品可达9cm,宽3-6cm。先央窄,留有长3-7mm的柱基,基部钝圆。表时有10-12条苍白色条纹,熟后橙红色。果皮薄,光滑,稍有光泽。果梗长5-20mm。种子略呈十字形,似螳螂头,长约12mm,宽14mm,中央室成一宽约5mm的环带,两侧有扁圆形的较小空室,黄棕色,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细皱纹。具香甜气,味甘微酸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平、无毒、 |
味 | 苦、酸、 |
归经 | 心、肾、脾、 |
功效 | 通乳、痈肿、清热、生津、通经、化瘀、消肿毒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消渴饮水:雹瓜去皮,每食后嚼二、三两,五、七度,瘥。(《圣惠方》) ②治反胃吐食:马雹儿,灯上烧存性一钱,入好枣肉、平胃散末二钱,酒服。(《丹溪纂要》) ③治大肠下血:王瓜一两(烧存性),地黄二两,黄连半两。为末,蜜丸梧子大。米饮下三十丸。(《指南方》) ④小儿发黄。用王瓜根生捣汁,每服三合。服三次即可见效。 ⑤黄疸变黑。用王瓜根捣汁,清晨温服一小升,午刻黄水从小便排出。如未排出,可再次服药。 ⑥小便不通。用王瓜根捣汁,稍加水,以竹筒海外侨胞药入尿道。 ⑦大便不通。用上方吹入肛门内。 ⑧乳汁不下。用王瓜根为末,每服一钱,酒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 ⑨月经不利(小腹胀痛、带下或一月两次月经)。用王瓜根、芍药、桂枝虫各三两,共研为末,每服一匙酒送。一天服三次。此方名"土瓜根散"。 ⑩反胃吐食。用王瓜烧存性,取一钱加枣肉、平胃散二钱,酒送下。 ⑾筋骨痛。用王瓜子炒开口,研为末。每服一钱,酒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 ⑿大肠下血。用王瓜一两(烧存性)、地黄二两、黄连半两,黄研为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米汤冲服三十丸。 1.治消渴饮水:雹瓜去皮,每食后嚼二、三两,五七度,瘥。(《圣惠方》)2.治反胃吐食:马雹儿,灯上烧存性一钱,入好枣肉、平胃散末二钱,酒服。(《丹溪篡要》)3.治大肠下血:王瓜一两(烧存性),地黄二两,黄连半两。为末,蜜丸梧子大。米饮下三十丸。(《指南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:烧存性研末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和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 ①《品汇精要》:"妊娠不可服。" ②《本草从新》:"稍稍挟虚,切勿妄投。" 1.《品汇精要》:妊娠不可服。 2.《本草从新》:稍稍挟虚,切勿妄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