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干柿、柿花、柿干、火柿、乌柿、白柿、柿干、柿饼、 |
出处 | 《日用本草》
出自《日用本草》。 1.《本草图经》:干柿,火干者谓之乌柿,出宣州、越州。日干者为白柿。 2.《纲目》:白柿,即干柿生霜者,其法用大柿去皮捻扁,日晒夜露至干,纳瓮中,待生白霜乃取出,今人谓之柿饼,亦曰柿花。其霜谓之柿霜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参见柿霜条。 |
性 | 平、寒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涩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止血、润肺、涩肠、杀虫、消痰、止痛、健脾、健脾胃、润心肺、厚肠胃、涩肠止泻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痰嗽带血:青州大柿饼,饭上蒸熟,批开,每用一枚,掺真青黛一钱。卧时食之,薄荷汤下。(《丹溪纂要》) ②治咳嗽吐痰:干柿烧灰存性,蜜丸,滚水下。(《滇南本草》) ③治吐血、咯血、嗽血、咳血,及小便淋血、肠风泻血、痔热流血等证:柿饼一斤(青州出者,去蒂核),枇杷叶(刷去毛)、白果肉(去衣)、怀熟地各四两,生姜皮一两(炒焦黑),百部五两,天门冬、麦门冬(俱去心)各六两。用水五十碗,熬至十碗,滤出渣,再如法煎,共三次,取汁共三十碗,总和一处,入砂锅内,慢火熬至五碗,加炼蜜六两,收贮净磁瓶内。每早、午、晚各服十馀茶匙,白汤调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 ④治热淋涩痛:干柿、灯心等分。水煎日饮。(《纲目》) ⑤治小便血淋:白柿、乌豆盐花煎汤,入墨汁服之。(《经验方》) ⑥治血淋:干柿,烧灰存性,为末。米饮调服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柿焚散) ⑦治肠风下血:棉花核(炒黑,去壳)三两,侧柏叶(炒黑)四两,槐米(炒)一两。柿饼蒸烂捣丸,清晨滚汤下四、五钱。(《绛囊撮要》柿饼丸) |
用法 | 内服:生食、煎汤或烧存性入散剂。 内服:适量,嚼食;或煎汤;或煎汤;或烧存性入散剂。 |
注意事项 | 脾胃虚寒,痰湿内盛者不宜食。 脾胃虚寒,痰湿内盛者不宜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