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狍子、狍、狍茸、 |
出处 | 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,全长多为5-7cm,直径2-2.5cm。基部较粗,顶端渐细,先端钝。全体布满灰褐色茸毛,茸体有纵棱,质坚硬,断面有细孔。气腥,微臭,味咸。 显微鉴别,组织特征,毛茸密集,基部略作膨大,表皮层颗粒细胞较大,略密;真皮层外侧乳头呈波浪状突起;内侧有圆形小血管较大;骨小梁间隙略密,多为娈曲长分枝状;骨陷窝内侧外侧均较密,比较规则环绕骨小梁间隙,似层状排列,单个呈长多角形,如砂晶状,直径大至8μm,骨小管不明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 |
味 | 咸、甘、 |
归经 | 肾、 |
功效 | 益精血、补肾阳、强筋骨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研末冲,每次3g,每日9g;中浸酒;或入丸、散。 |
注意事项 | 阳虚阳亢者禁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