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胡满蔃、大茶根、断肠草根、猪人参、猪人参、大茶药根、 |
出处 | 《岭南草药志》 出自《岭南草药志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根呈圆柱状,略弯曲,表面灰棕色,具细纵纹,有多数横向裂隙,支根痕少数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带破裂状。横切面皮部灰棕色,形成层明显,木部淡黄色,导管群呈放射状,导管清楚,呈小空洞,木射线较导管群窄,呈深黄色。
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1-6cm。表面灰黄色或带浅棕色,具细纵纹及点状须根痕,常于弯曲处皮部呈半环状断裂。质硬脆,断面不整齐,皮部外侧类白色或淡黄色,近木部红棕色;木部黄色。鲜时将根反扭后木部呈片状分离。横切面可见放射状纹理及众多细孔。鲜时气香,味苦。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由10余层细胞组成。皮层内侧及韧皮部薄壁组织中有单个或2-3个纤维成束散在,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,胞腔窄,细胞壁层纹明显,强木化。韧皮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及簇晶。形成层不明显。木质部较宽广,导管多数散在,木射线宽1-6列细胞,壁孔明显,含草酸钙方晶或簇晶。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。 理化鉴别(1)取根的纵切或横切片置载玻片上,放于硝酸蒸气中约12h。镜检,于皮层及射线薄壁细胞中析出细针状生物碱硝酸盐结晶。 (2)取根的粉末乙醇浸出液1滴,加15%氢氧化钾液1滴混匀,放置约12h。镜检,可见集成星簇状的针晶析出。 |
炮制 | |
性 | 大毒、寒、 |
味 | 苦、辛、 |
归经 | 肝、肾、 |
功效 | 止痛、接骨、消肿、消肿止痛、解毒消肿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无名肿毒、痰核:大茶药根二两,狼毒二两,铺地锦三两,吸脓膏一两,假菊花根二两,鸡骨香五钱,九干菜三两,了哥王一两,生油一斤四两。将上药浸四至五天,放锅内熬至药枯,去渣,以药油一斤,配合黄丹八两,炼成柔软硬膏,取贴患处,有止痛消肿毒之效。 ②驳骨:大茶药根八两,生鸡仔一只(约重十两,不去毛脏),共同捣烂外贴伤处,先将骨折以手法复位,外加树皮和绷带固定,约敷一小时除去。 ③治刀伤:大茶药根(去青皮)、钻地风,二味酌量,共捣烂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岭南草药志》) |
用法 | 外用:浸酒擦、煎汤熏洗、熬膏或捣敷。 外用:适量,浸酒擦;或煎汤熏洗;或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 忌内服。 忌内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