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魾、鳠、魤、懒鱼、蛔鱼、蜾鱼、白戟鱼、阔口鱼、白冀、鮰鱼、阔口鱼、鮠鱼、 |
出处 | 《本草经集注》 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;1.《纲目》:鮠,生江淮间,无鳞鱼,亦鲟属也。头尾身鳍,俱似鲟状,惟鼻短尔。口亦在颌下,骨不柔脆,腹似鲇鱼,背有肉鳍。郭璞云,鳠鱼似鲇而大,白色者是矣。北人呼鳠,南入呼鮠,并与鮰音相近,迩来通称鮰鱼,而鳠、鮠之名不彰矣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无毒、温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脾、 |
功效 | 开胃、补中益气、行水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煮食,100-200g。 |
注意事项 | 1.《本草图经》:“能动痼疾。不可与野雉、野猪肉合食,令人患癞。”2.《饮食须知》:“同鹿肉食,杀人。赤目赤须者忌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