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樱额梨、稠梨子、臭李子、玛嘎、玛嘎、樱额、 |
出处 | 《纲目拾遗》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;1.《盛京通志》:樱额梨,果形如野葡萄而稍小,色黑,味甘涩。屑为面,暑月调水服之,可以止泻。 2.《纲目拾遗》:樱额,果属也。产关东乌喇口外。其树丛生,果形如野黑葡萄而稍小,鲜实甚美,晒干为末,可以致远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果实呈类球形或卵球状,直径4-8mm,表面褐色。果肉内有果核1枚,质坚硬,表面有不规则皱纹,种仁淡黄色,富油质。气微,味甜、微涩。 |
炮制 | |
性 | 暖、 |
味 | 涩、甘、 |
归经 | 胃、脾、大肠、 |
功效 | 止泄、补脾、健脾止泻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~5钱。 内服:煎汤,9-15g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