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金钏草、大金星凤尾、凤尾草、石韦、牛舌蕨、金星草、 |
出处 | 《嘉佑本草》
出自《嘉佑本草》。 1.《嘉佑本草》:金星草西南州郡多有之,而以戎州者上。喜生阴中石上净处及竹箐中不见日处,或大木下,或古屋上。此草惟单生一叶,色青,长一、二尺,至冬大寒,叶背生黄星点子,两行相对如金色,因得金星之名。其根盘屈如竹根而细,折之有筋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全草长15-45cm。根茎细长,密生鳞片,卷缩成条,湿润展开呈长钻形,先端长尖,叶柄长5-20cm,禾秆色,叶片近革质,长10-25cm,宽2.5-4cm,披针形或矩圆披针形,尖头或渐尖头,基部宽楔形或圆楔形,边缘软骨质,波状,无缺刻,叶脉两面明显。孢子囊群大,圆形,靠近主脉。气微,味微酸、苦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无毒、 |
味 | 苦、微酸、 |
归经 | 脾、心、小肠、大肠、 |
功效 | 凉血、解毒消肿、痈肿、解毒、解热、清热、清热凉血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五毒发背:金星草和根,洗净,慢火焙干,秤四两,入甘草一钱,捣末,分作四服,每服用酒一升已来,煎三、二沸后,更以冷酒三、二升相和,入瓶器内封。却时时饮服。忌生冷油肥毒物。(《经验方》) ②治脚膝烂疮:金星草背上星,刮下敷之即干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 ③治肠风:金星草、陈干姜各三两。上为细末,每服一钱,空心新汲水调下。(《续本事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 内服:煎汤,5-1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汁洗;或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 ①《本草图经》:"服后下利,须补,治乃平复,若年不可辄服。" ②《纲目》:"忧郁气血凝滞而发毒者,非所宜也。" 老年及中寒泄泻者慎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