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白木耳、白耳子、白耳、桑鹅、五鼎芝、白耳子、银耳、 |
出处 | 1.《本经》载有“五木耳。”2.《别录》曰:“生犍为山谷,六月多雨时采,即暴干。”3.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“此云五木耳而不显四者是何木,按老桑树生燥耳,有黄者,赤、白者,又多雨时亦生,软湿者入采以作俎。”4.《新修本草》所载五木耳是指生于楮、槐、榆、柳、桑五种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1.性状鉴别 子实体由数片至10余片薄而多皱褶的瓣片组成,呈菊花形、牡丹花形或绣球形,直径3-15cm,白色或类黄色,表面光滑,有光泽,基蒂黄褐色。角质,硬而脆。浸泡水中膨胀,有胶质。气微,味淡。 2.商品规格 一级:干燥,色白,肉肥厚,数朵成圆形,有光泽,无杂质,无耳脚。二级:干燥,色白或略带米黄,略带耳脚,余同一级。三级:干燥,色白或米黄,肉略薄,整朵成形,余同二级。四级:干燥,色次白或米黄,略带斑点,朵形大小不一,带有耳脚,无僵块,余同三级。等外:干燥,无杂质,无泥沙,无烂耳,无异味。 |
炮制 | 取原药材,拣净杂质,即得。 饮片性状:参见“药材鉴别”项。 贮干燥容器内,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 |
性 | 平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胃、肾、肺、 |
功效 | 补肺、润肺、生津、养胃、益气、养阴润燥、 |
应用举例 | 本品寄生朽木上,色白,其形卷曲若耳,故名白木耳、银耳。 |
用法 | 3~5钱。 内服:煎汤,3-10g;或炖冰糖、肉类服。 |
注意事项 | 风寒咳嗽者及湿热酿痰致咳者禁用。 《饮片新参》:“风寒咳嗽者忌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