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笔杆草、笔筒草、节节菜、洗碗草、接骨筒、犬问荆、沼泽木贼、骨节草、 |
出处 | 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茎常成束,有时带黑褐色细长根茎。茎细弱,长15-35cm,具5-12条棱脊,每节常有多数轮生的分枝,折断后可见中心孔细小。叶鞘齿三角状卵形,不连接,先端棕褐色,边缘白色,膜质,向尖端延长成白色长刚毛。气微,味淡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甘、微苦、 |
归经 | 肝、肺、胆、 |
功效 | 疏风、活血、舒筋、明目、止血、利尿、止痛、解肌、接骨、解热、退目翳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目疔目翳:鲜骨节草一两,冰糖五钱,猪赤肉二两。水炖,分早晚服。 ②治跌打伤筋:干骨节草五钱,猪赤肉二两。水炖服。 ③治石淋:鲜骨节草一两,冬蜜五钱。开水一杯冲炖服。(宜忌以下出《闽东本草》) ①治目疔目翳:鲜骨节草一两,冰糖五钱,猪赤肉二两。水炖,分早晚服。②治跌打伤筋:干骨节草五钱,猪赤肉二两。水炖服。③治石淋:鲜骨节草一两,冬蜜五钱。开水一杯冲炖服。(选方均出《闽东本草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2~5钱(鲜者0.5~1两)。 内服:煎汤,6-9g,鲜品15-30g。 |
注意事项 | 阴虚火旺者忌用。 阴虚火旺者忌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