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胡豆、回鹘豆、那合豆、鹰嘴豆、鸡豆、胡豆子、回回豆子、香豆子、鸡头豆、回回豆、 |
出处 | 《饮膳正要》
出自《饮膳正要》1.《本草拾遗》:胡豆子,苗似豆,生野田间,米中往往有之。 2.《契丹国志》:回鹘豆,高二尺许,直干有叶,无旁枝,角长二寸,每角止二豆,一根才六、七角,色黄,味如粟。 3.《饮膳正要》:回回豆子,出在回回地面,苗似豆,今田野中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种子类球形,直径约1cm,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,一端有细尖。气微,具豆腥味。 |
炮制 | |
性 | 无毒、平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胃、肺、 |
功效 | 清热解毒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0-30g;或作食品,适量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