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山肉桂、土肉桂、土桂、山玉桂、山桂皮、桂皮、 |
出处 | 《本草经集注》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 1.《本草图经》:天竺桂,生西胡。功用似桂,不过烈,今亦稀有。 2.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:按天竺桂生西胡,李时珍以为即今木犀之结子者。余在南康曾见木犀结实,长如莲子,俗云可治心痛,不闻取皮入药,故两存之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干燥的树皮,呈弯曲状或半筒状,或不整齐的块片,长约30~60厘米,宽达9厘米,厚约1~9毫米。外皮黑棕色至黑褐色,有灰白色花斑,表面栓皮或呈鱼鳞状脱落而显龟纹状凹斑。内表面暗红棕色至黑棕色。断面外层灰褐色,内层红棕色,间有黄棕色射线。气清香而凉,似樟脑,味微甜辛。以皮薄、呈卷筒状、香气浓厚者为佳。
1.性状鉴别 (1)天竺桂皮 树皮为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,大小不等,一般长30-60cm,厚2-4mm。外皮灰褐色,密生不明显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;内表面红棕色或灰红色,光滑,有不明显的细纵纹,指甲刻划显油痕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。气清香而凉略似樟脑,味微甜辛。 (2)阴香 参见“阴香皮”条。 (3)川桂皮 不规则块片,厚1-3mm。外皮褐色或棕褐色,粗糙,皮孔呈点状或椭圆形突起,或有灰棕色花斑;内表面灰棕色或棕色。质硬,断面浅棕色或棕色。香气弱,微有樟及气,味辛凉、微辣。 以皮薄、呈卷筒状,香气浓郁者为佳。 2.显微鉴别 树皮枫切面:(1)天竺桂 皮层细胞稍小,排列不整齐,壁普厚,类方形,内含小方晶;中柱鞘部位石细胞2-10成群稀疏散在,不连成环,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,直径28-40μm,壁多数较薄,厚约6-8(-12)μm。韧皮部石细胞少,有分泌细胞及含棕色内含物细胞散在;射线细胞含小方晶及砂晶。 (2)阴香 参见“阴香皮”条。 (3)川桂 皮层细胞较小,方形或类三角形,排列整齐,壁增厚或内壁增厚,有纹孔,含棕色内含物及草酸钙小方晶;有石细胞群散在,石细胞类圆形者,直径20-40μm,椭圆形者长24-72μm,宽20-30μm,壁厚6-10(-14)μm。中柱鞘部位石细胞少。韧皮部石细胞类圆形。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,直径4-6μm,长方形结晶,宽4-12μm,长达28μm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无毒、 |
味 | 辛、甘、 |
归经 | 肝、肾、脾、胃、心、 |
功效 | 散风寒、除湿、止呕、痛经、温脾、益肝肾、暖腰膝、通经脉、暖脾胃、通血脉、祛寒止痛、散瘀消肿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~2钱;或入丸、散。 内服:煎汤,6-12g。外用:适量,研末用水或酒调敷。 |
注意事项 | 《四川中药志》:"阴虚有火者忌服。" 《四川中药志》:阴虚有火者忌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