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大柴胡、银柴胡、马兰头、青箭杆草、 |
| 出处 | 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凉、 |
| 味 | 辛、微苦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止痛、理气、发汗解表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骤然胸口痛如刀刺:青箭杆草叶三钱五分,田蒿子二钱五分,小种巴茅心三根。对开水捣烂,取汁服(用药渣搓痛处)。每次一酒杯,连服三次。 ②治周身疼痛,有时胸痛彻背:青箭杆草三钱,铁箭风根二钱。共捣烂,对淘米水吃。每次半茶杯。 ③治风热感冒:青箭杆草根、牛蒡子根各三钱,紫苏根二钱,桑树根、黄巴茅根各一钱。熬水服,每日三次,每次半饭碗。 ④治蛇咬伤:先将头顶(百会)用针刺出微血,再用青箭杆草适量捣烂敷上,用扇频扇至发凉及疮口出黄水,病即减轻。(性味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|
| 用法 |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