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首页 药材库 棓子

棓子

别名 棓子、百药煎、百虫仓、文蛤、木附子、五倍子、
出处 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 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
性状 肚倍: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,长2.5~9cm,直径1.5~4cm。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,微有柔毛。质硬而脆,易破碎,断面角质样,有光泽,壁厚0.2~0.3cm,内壁平滑,有黑褐色死蚜虫及灰色粉状排泄物。气特异,味涩。
角倍:呈菱形,具不规则的角状分枝,柔毛较明显,壁较薄。 ①角倍
又名:菱倍,花倍.呈不规则的囊状或菱角状,有若干瘤状突起或角状分枝,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,有灰白色软滑的绒毛,质坚脆,中空,破碎后可见黑褐色倍蚜的尸体及白色外皮和粉状排泄物。壁厚1~2毫米,内壁浅棕色,平滑。破折面角质样。气微而特异,味涩而有收敛性。以皮厚、色灰棕、完整不碎者为佳。
②肚倍
又名:独角倍。呈纺锤形囊状或长圆形,无突起或分枝,外表毛茸较少,壁厚2~3毫米,折断面角质样,较角倍光亮。以个大、皮厚、质坚、完整者为佳。
上述药材产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此外,如湖南、河南、甘肃、广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山西等地亦产。以角倍的产量为大,肚倍的质量为佳。
炮制 敲开,除去杂质。 拣净、敲开、剔去其中杂质。
平、寒、无毒、
酸、咸、苦、
归经 肺、大肠、胃、肾、肝、
功效 敛肺降火、收敛、止血、止咳、敛肺、涩肠、化痰、痈肿、解毒、消肿毒、收湿敛疮、涩肠止泻、敛汗止血、
应用举例 ①治泻痢不止:五陪子一两。半生半烧,为末,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红痢烧酒下,白痢水酒下,水泄米汤下。(《纲目》)
②治脱肛不收:五倍子末三钱,入白矾一块,水一碗,煎汤洗之。(《三因力》)
③治产后肠脱:五倍子末掺之;或以五倍子、白矾煎汤熏洗。(《妇人良方》)
④治寐中盗汗:五倍子末、荞麦面等分。水和作阱,煨熟。夜卧待饥时,干吃二、三个,勿饮茶水。(《纲目》)
⑤治自汗盗汗:五倍子研末,津调填脐中,缚定。(《纲目》)
⑥治虚劳遗浊:五倍子一斤,白茯苓四两,龙骨二两。为末,水糊丸,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食前用盐汤送下,日三服。(《局方》玉锁丹)
⑦治消渴饮水:五倍子为末,水服方寸匕,日二服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)
⑧治粪后下血,不拘大人小儿:五倍子末,艾汤服一钱。(《全幼心鉴》)
⑨治小便尿血:五倍子末,盐梅捣和丸,梧子大,每空心酒服五十丸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⑩治鼻出血:五倍子末吹之,仍以末同鲜绵灰等分,米饮服二钱。(《纲目》)
⑾治牙缝出血不止:五倍子,烧存性,研末敷之。(《卫生易简力》)
⑿治孕妇漏胎:五倍子末,酒服二钱。(《朱氏集验医方》)
⒀治金疮血不止:五倍子,生,为细散,干贴。(《圣济总录》五倍散)
⒁治一切肿毒:五倍子、大黄、黄柏各一两。剉,共捣罗为散,新汲水调如糊,日三、五度,涂敷患处。(《圣济总录》五倍子散)
⒂治软硬疖,诸热毒庖疮:五倍子,炒焦为末,油调,纸花贴。一方水调涂,仍入麻油数点。(《昔济方》独珍膏)
⒃治头疮热疮,风湿诸毒:五倍子、白芷等分。研末掺之,脓水即干。如干者,以清油调涂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⒄治咽中悬痈,舌肿塞痛:五倍子末、白僵蚕末、甘草末等分。白梅肉捣和丸,弹子大,噙咽,其痈启破。(《朱氏集验医方》)
⒅治走马牙疳:五倍子、青黛、枯矾、黄檗等分。为末,以盐汤漱净,掺之。(《痘疹便览》)
⒆治聘耳:五倍子,先以绵拈干,置末半字许入耳中。(《苦济方》)
⒇治风毒上攻,眼肿庠涩痛不可忍者,或上下睑眦赤烂,浮肉瘀翳侵睛:五倍子一两,蔓荆子一两半。同杵末,每服二钱,水二盏,铜石器内煎及一盏,澄滓,热淋洗;留滓二服,又依前煎淋洗。(《博济方》神效驱风散)
(21)治阴囊湿疮,出水不瘥:五倍子、腊茶各五钱,腻粉少许。研末,先以葱椒汤洗过,香油调搽。(《圣惠方》)
(22)治疮口不收:五倍子,焙,研末,以腊醋脚调涂四围。(《纲目》)
(23)治手足皲裂:五倍子末,同牛骨髓填纳缝中。(《医方大成论》)
用法 3~6g;外用适量。 内服:研末,0.5~2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汤熏洗、研末撒或调敷。
注意事项 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服。
上一条:水翁树皮
下一条:乌疔草
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。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轻壹数据 [ data.cndoct.com ] 版权所有

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苏B2-20120193    工业信息化产业部备案编号: 苏ICP备12056281号-23